2025年7月24日起,印度时隔5年首次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,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。同时,印度商务签证限制近期也有望放宽,对此中方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称此为“积极举措”,并表示愿与印方提升人员往来便利化。
回顾历史,印度在2015年7月对中国推出电子旅游签证,2019年10月升级为五年多次入境电子旅游签证,不过在2020年全面暂停旅游签证。2024年6月,中方呼吁恢复直航遭印度拒绝,到2024年10月,印方释放信号,考虑重开直航与快速签证审批。此次旅游签证的恢复,可谓历经波折。
然而,当前印度旅游业面临诸多现状与挑战。在安全问题上,印度犯罪风险较高,2023年强奸案日均超86起(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数据)。美国国务院2025年6月发布二级旅行警告,强调女性游客需避免独行,多国也警告印度旅游景点存在性侵犯及恐怖袭击风险。在服务与环境缺陷方面,语言障碍明显,如新德里机场T3航站楼无中文服务,孟买火车站电子屏仅显示印地语和英语;设施问题也较为突出,多处历史遗产因失修濒临崩塌,景点收费“双标”,外国游客票价高达本地人3倍。
中国民众对于印度恢复旅游签证一事反应强烈负面。在印驻华使馆微博评论区,“印度,谁敢去啊”“给钱都不去”“请我都不去”等评论屡见不鲜。中国民众的核心顾虑集中在安全风险(尤其女性游客)、服务质量以及卫生环境等方面。
若想吸引更多中国游客,印度需要多方面改进。在安全保障上,需强化旅游区治安,建立紧急响应机制;签证便利化方面,应简化材料、缩短审批时间,恢复五年多次签证;航班优化方面,要重启直飞航线,增加中转便利性;服务升级方面,增加中文标识与服务,兼容支付宝/微信支付;设施改造方面,修复文化遗产,统一景区收费标准。
印度恢复签证标志着中印民间交流“破冰”,但五年中断所产生的信任赤字亟待克服。现实中,印度旅游的安全与服务问题和中国游客预期存在巨大落差,负面舆情也表明修复形象需要长期的实质性改进。经济层面,印度2024年提出“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”目标,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国际客流复苏,2019年中国赴印游客超30万人次,市场潜力巨大。
关键矛盾在于,印度政府开放的意愿与旅游基础能力、社会安全现状之间存在鸿沟,这构成了政策落地的核心挑战。未来,印度能否通过实际行动改善旅游环境,吸引更多中国游客,促进中印民间交流,值得持续关注。
#美好假期在旅途#
恒正网配资-带杠杆的股票-南京股票配资平台-安全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